日期:[2013年10月22日]
-- 今日永城 --
版次:[A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刘丹
近年来,永城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总体思路,以“规模做大、基础做实、功能做优、环境做美”为城市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化建设战略性转移,不断扩大城市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永城正在崛起。
“这段时间听见对永城城市建设的赞美太多了,仔细观察这座城市,才知道看见的比听见的更美。”这是一位准备回家乡创业的企业家在参观永城城市建设后发出的感慨。
漫步永城大地,极目所见,满目生机。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树掩映的居民小区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绿化道路笔直宽阔,共同融入大地丰收的秋日,让人感觉到永城“大手笔、大城建”跳动着强劲有力的脉搏。
城市之规划
一座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准确的发展定位,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也是形成城市品牌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永城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1990年、2003年、2008年永城先后三次进行城市规划,完成了《永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开创了全国“四规一体”的先例,对永城城市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永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永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的修编势在必行。2013年,永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次编制和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中,本轮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本次总规修编还将深入挖掘永城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精髓,聘请知名院校的教授、专家,对永城城市性质、城市定位、城市形象进行重新定位,集思广益,确保编制出版后能够在今后一个时期正确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大规划。
城市之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城市自我展示的最好名片。今天,林立的高层精品建筑拔高了永城的城市高度,新生的地标性建筑谱写了永城之歌乐谱中最动听的音符。
目前,永城已有170多栋高层建筑,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造价约50亿元。特色独具、环境宜人的中高档小区拔节生长,永阳花苑、金瀚上河城、中央名邸、中豫世纪城等20多个花园式住宅小区让城市的主人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提到永城的城市建筑,就不得不提“四馆两中心”和体育馆的建设。涵盖档案馆、群艺馆、图书馆、科技馆、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筑群“四馆两中心”和体育馆实现了永城公共场馆零的突破,不仅成为了永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永城新地标的立体呈现。撷取永城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元素,以红色外观为背景的“四馆两中心”成了市民公共生活的新天地,投资1.17亿元建设的高标准多功能文体场所——体育馆,相继承办国际国内多种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声名远播。
城市之道路
永城城市建设在主城区内按照“内城网,外城环”的市区道路建设要求,以城市道路建设为重点,不断拉大城市框架。道路总长度从2010年的150公里发展到2012年的195公里,道路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好路率为98%。2010年以前的市区道路雨、污水管道总长220多公里,目前市区道路雨、污水管道总长300多公里,增长了36.3%。
为丰富群众生活,目前城区已安装路灯6860盏,对城区道路进行了亮化,道路亮化率达到99%。
通过近年来总投资达5亿元的道路建设工程的实施,使永城市城市道路如千万飘逸的丝带贯穿于城市之中。
城市之美景
为美化城市景观,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永城本着“以人为本、绿化环境、分步实施、全民共建”的原则,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建成了沱滨风景带和雪枫河风景带,新建市民广场6个、街头游园11个和多个大面积街头绿地和风景林地,唱响了美丽永城之歌。
沱滨风景带工程是我省首个采取“BT”模式建设的大型主体绿化公园。该工程用地呈带状,总长度约3.6公里,总面积为9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84.8公顷。目前,沱滨风景带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构成了东城区南部沱河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225亩的人民广场,集娱乐、休闲、展览、演出、健身等各项功能为一体,绿草和花朵把广场装点的生机盎然。2009年7月,它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永城市第一个省级广场。
目前,永城建成区绿化面积达750.3公顷,绿地率为32.2%,绿化覆盖面积为850.5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6.5%,公园绿地总面积为187.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2平方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近年来,永城市相继荣获“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卫生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生态建设市”、“河南省精细化管理先进城市”、“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最具优势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台商最佳投资城市”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称号。
近年来,永城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总体思路,以“规模做大、基础做实、功能做优、环境做美”为城市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化建设战略性转移,不断扩大城市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永城正在崛起。
“这段时间听见对永城城市建设的赞美太多了,仔细观察这座城市,才知道看见的比听见的更美。”这是一位准备回家乡创业的企业家在参观永城城市建设后发出的感慨。
漫步永城大地,极目所见,满目生机。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树掩映的居民小区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绿化道路笔直宽阔,共同融入大地丰收的秋日,让人感觉到永城“大手笔、大城建”跳动着强劲有力的脉搏。
城市之规划
一座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准确的发展定位,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也是形成城市品牌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永城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1990年、2003年、2008年永城先后三次进行城市规划,完成了《永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开创了全国“四规一体”的先例,对永城城市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永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永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的修编势在必行。2013年,永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次编制和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中,本轮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本次总规修编还将深入挖掘永城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精髓,聘请知名院校的教授、专家,对永城城市性质、城市定位、城市形象进行重新定位,集思广益,确保编制出版后能够在今后一个时期正确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大规划。
城市之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城市自我展示的最好名片。今天,林立的高层精品建筑拔高了永城的城市高度,新生的地标性建筑谱写了永城之歌乐谱中最动听的音符。
目前,永城已有170多栋高层建筑,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造价约50亿元。特色独具、环境宜人的中高档小区拔节生长,永阳花苑、金瀚上河城、中央名邸、中豫世纪城等20多个花园式住宅小区让城市的主人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提到永城的城市建筑,就不得不提“四馆两中心”和体育馆的建设。涵盖档案馆、群艺馆、图书馆、科技馆、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筑群“四馆两中心”和体育馆实现了永城公共场馆零的突破,不仅成为了永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永城新地标的立体呈现。撷取永城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元素,以红色外观为背景的“四馆两中心”成了市民公共生活的新天地,投资1.17亿元建设的高标准多功能文体场所——体育馆,相继承办国际国内多种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声名远播。
城市之道路
永城城市建设在主城区内按照“内城网,外城环”的市区道路建设要求,以城市道路建设为重点,不断拉大城市框架。道路总长度从2010年的150公里发展到2012年的195公里,道路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好路率为98%。2010年以前的市区道路雨、污水管道总长220多公里,目前市区道路雨、污水管道总长300多公里,增长了36.3%。
为丰富群众生活,目前城区已安装路灯6860盏,对城区道路进行了亮化,道路亮化率达到99%。
通过近年来总投资达5亿元的道路建设工程的实施,使永城市城市道路如千万飘逸的丝带贯穿于城市之中。
城市之美景
为美化城市景观,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永城本着“以人为本、绿化环境、分步实施、全民共建”的原则,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建成了沱滨风景带和雪枫河风景带,新建市民广场6个、街头游园11个和多个大面积街头绿地和风景林地,唱响了美丽永城之歌。
沱滨风景带工程是我省首个采取“BT”模式建设的大型主体绿化公园。该工程用地呈带状,总长度约3.6公里,总面积为9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84.8公顷。目前,沱滨风景带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构成了东城区南部沱河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225亩的人民广场,集娱乐、休闲、展览、演出、健身等各项功能为一体,绿草和花朵把广场装点的生机盎然。2009年7月,它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永城市第一个省级广场。
目前,永城建成区绿化面积达750.3公顷,绿地率为32.2%,绿化覆盖面积为850.5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6.5%,公园绿地总面积为187.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2平方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近年来,永城市相继荣获“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卫生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生态建设市”、“河南省精细化管理先进城市”、“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最具优势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台商最佳投资城市”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