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寺闯王赔款
□李金光
明朝崇祯年间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义军军纪严明,深得百姓拥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当时,永城有一个人叫宋献策,投奔李自成以后,还被委任为军师。
有一天,义军在北上攻打北京的途中,途经永城芒砀山。傍晚时分,义军来到鱼山,由于一路行军,兵困马乏。为了不影响百姓生活,义军便住到了鱼山山前的一座庙宇内,住不下的干脆就在山下树林里宿营。这座庙宇里有一棵遮天蔽日的白果树(即银杏树),所以叫白果寺。
征得白果寺住持同意后,义军安下营寨,火头军便在白果树下支锅做饭。但烧火时因火势太猛,冒出的火头竟把一枝较低的树杈给烧着了。
这时,李自成和宋献策来白果寺检查后勤情况,一看银杏树被烧着了一枝,李自成气坏了。他气愤地喊道:“火头军来见!”话音刚落,面前呼啦跪下了一地火头军,都磕头求饶。那个烧火的士兵更是吓得浑身直打哆嗦。李自成说:“按军法处置,将烧锅的士兵拉出去斩了,其余火头军各打二十军棍!”
看到此种状况,住持手捻佛珠走上前来,对李自成说道:“阿弥陀佛!施主治军严明,深得民心。然而火烧树枝,并非兵卒本意,实乃急于造饭不慎所致。况且火已熄灭,一枝树杈损毁对整棵大树的生长无碍,不久,还会发出新枝。请施主饶了他吧,吃一堑,长一智,接受教训也就是了!”众僧也一起为火头军求情。李自成看到眼前情景,对住持和众僧说:“实在对不起,我作为义军首领,在这里向诸位道歉!”接着,他继续说道:“我把军纪视为生命。看在诸位的面子上,死罪可免,但仍要重罚。此树杈
现在虽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粗大。况且,树杈一毁,整棵树的结果量要大大减少。因此,我决定赔银三十两,尔后通报全军,以此为戒。”住持说:“阿弥陀佛,施主真乃好心肠!”
李自成赔款以后,第二天带领义军继续北上,后来一直打到北京。白果寺的僧人们被闯王的恩德感动,在寺院内立了一通纪念李自成赔款的石碑,记述了赔款事由,热情歌颂了义军的爱民风范。
可是,时隔不久,李自成起义失败,白果寺迎来了空前的浩劫。
一天,僧人们在大殿诵经,忽听庙门外十分喧闹。守门小僧跑来告诉住持,官府来兵要砸掉石碑。住持对众僧说:“阿弥陀佛,此乃闯王功德碑,大家应尽力保护,人在碑在!”他带领僧人们来到院中,围坐在石碑周围,嘴里不停地念着佛号。官兵头目大喝一声:“我们是奉命来砸石碑的,各位要是不知趣的话,可要小心性命!”众僧站起身来,人挨着人,手牵着手,把石碑围得严严实实。官兵头目一看更加恼羞成怒,用手一指说:“杀!”官兵正要蜂拥而上,就听庙门外杀声阵阵,几百名村民手拿木棍、铁锨、菜刀等冲进了庙里。原来是村民们听说官府派兵来白果寺砸碑,不约而同赶来保护。官兵一看架势不妙,落荒而逃。
官兵走后,住持和乡亲们认为,此事官府绝不会善罢甘休,还会再来报复,石碑不能再立在寺院里了,需要转移。于是,大家一齐动手,把石碑运到一个偏僻之处掩埋了起来。
两天后,官兵再次来到白果寺,因众僧不肯说出石碑的藏处,白果寺遭到了血洗。但众僧用生命保护了饱含义军与百姓鱼水深情的珍贵石碑,这种精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