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6月24日] -- 今日永城 -- 版次:[A3]

腰鼓声声红绸飞 百年华诞颂党恩

——雪枫街道光明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文/图 本报记者 何燕子
  “咚咚锵……咚咚锵……”夏至时节,走进雪枫街道光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舞台上,腰鼓声声红绸飞,身着绿色绣花演出服、腰系红绸的腰鼓队队员们,踏着喜庆的节奏,舞动着欢快的脚步,敲出悦耳的鼓声……大家正热情洋溢地排练着腰鼓舞,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挥洒热情和汗水,开心的笑脸、欢乐的氛围感染着在座的每个人。
  如果只听声音,你可能不会想到,如此有激情的腰鼓表演者,会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阿姨们,其中年龄最大的蒋美兰老人已经72岁。虽然年龄大,但是她们的精气神却令不少年轻人自叹不如。
  为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活跃社区文艺娱乐气氛、加强身体锻炼,2021年4月16日,光明社区党支部牵头组织成立了腰鼓队,同时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加上原来的健走队、太极队、舞龙队、管弦队、空竹队,一共有八个文艺队伍,社区居民都可以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一展所长。
  采访时,一位老者正在潜心挥毫泼墨,墙上、案牍上,挂满了社区居民的书画作品,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短短一上午的采访,记者便能感受到光明社区退休人员之中可谓藏龙卧虎。“晚上你去上河城走一圈,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轮番上演。”雪枫街道光明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协管员成新建笑言。
  由于腰鼓队成立不久,队员们的打鼓技巧还不熟练,光明社区便邀请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老师们免费为大家授课,每周都会带领大家一起练习。从毫无基础到上台表演,再到参加社区、市级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居民们渐渐实现文化梦想,登上艺术的舞台,焕发出了中老年群体的活力,彰显了新时代中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谈及打腰鼓对生活的改变,今年53岁的腰鼓队队长杨慧开怀大笑:“退休之后,闲在家里就容易闲出事。打腰鼓既能强健体魄,锻炼身体,又能排解内心的烦闷,陶冶情操。我不仅学会了一门新特长,也认识了许多新邻居、好闺蜜,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社区每周都会举办‘快乐星期天’文艺演出活动,我们腰鼓队还可以经常为社区居民义务演出,为大家送去欢声笑语。可以说,打腰鼓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你方唱罢我登场。腰鼓队的彩排结束后,身着玫粉色演出服的舞蹈队登场,手拿彩扇翩翩舞动。前不久,今年57岁的舞蹈队队长赵晓霞带领队员们参与了今日永城报社出品的微电影《孔雀归》的拍摄。虽然舞蹈队队员们的平均年龄60岁,但她们活力四射、元气满满,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早晨都会在广场上练舞,她们的“磁场”释放出越来越强大的正能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再过几天就是党的100周年生日,我们正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做准备。眼看着生活一天天越来越好,祖国一天天强大起来,我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能连续参与拍摄献礼微电影和文艺演出活动,我感到十分激动。”赵晓霞兴奋地告诉记者,五十多年来,她经历了从艰难度日到现在小康富足的日子,这个过程让她们由衷地感恩党和祖国。
  文化的力量,可谓润物细无声。“现在生活好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步得到转变。”光明社区党支部书记唐华说,“一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社区大力扶持居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多方筹措资金,为队员们购买了音响、服装、道具等。很多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参加腰鼓、舞蹈队后,都收获了健康与快乐。这些队伍的成立,不仅给居民带来了欢乐,还给社区带来了文明和谐之风。”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是民生情怀的体现,而社区里有了各种多彩的文化,才有灵动的精神升华。“下一步,雪枫街道将不断提档升级社区服务阵地,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创新服务模式,将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将文化骨干组织起来,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辖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社区基层文化素养,让社区文化为社区建设绽放出文明之花、和谐之美,用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添彩。”市政府党组成员、雪枫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建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