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桃李 匠心育人谱华章
——记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曹伟伟
记者贾路
主要事迹:曹伟伟,永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她身兼班主任与教研室主任双重重任,执教幼儿教育学十六载,始终以赤诚之心践行教育使命。作为班主任,她坚持“用爱点亮学生心灯”,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信心不足问题,建立“成长档案”,记录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温暖与鼓励。作为教研室主任,她深知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带领团队将技能大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创新“以赛促学、以证促教”机制,将技能大赛标准、1+X证书要求融入日常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在中职教育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沃土上,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既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引路人,又是他们人生道路的指明灯;她既能带领学生在省级竞赛中摘金夺银,又能用爱心温暖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心灵;从教十六载,她始终坚守“用爱心培育爱心,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信念,在平凡的职教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育人乐章,她就是幼儿教育专业教师曹伟伟。她用专业与爱心诠释着新时代职教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市级教学标兵”“市级优秀教师”“市级教研先进个人”“市级名师”等荣誉称号。
深耕职教守初心 爱岗敬业显担当
曹伟伟自踏上中职教育工作岗位以来,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其中。她深知中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也明白中职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悉心培育。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曹伟伟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备课、批改作业、准备教学材料,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为了上好一堂课,她常常查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反复打磨教学环节。即使是已经讲授过多次的课程,她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的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曹伟伟深知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在《幼儿教育学》课程中,她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了“三融三进”教学模式。
这些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曹伟伟所带班级的保育员资格证通过率连续五年为100%,毕业生对口升学率99%以上,对口就业率98%,每届所带班级都有多名同学考上本科院校。
在教学管理方面,曹伟伟同样一丝不苟。作为教研组长,曹伟伟坚持“每周一次小教研、每月一次大研讨”。为了让教研更接地气,她主动收集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清单”,提前两周准备研讨资料。2022年,学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她连续15天利用晚上时间,逐一审阅本专业12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方案”,每一份方案都标注修改建议;为帮助老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她自费购买线上课程,录制10节“PPT制作技巧”“在线课堂互动方法”的教学视频,并利用午休时间一对一辅导,最终全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使用率从30%提升至95%。正是凭借着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曹伟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深刻内涵。在曹伟伟的带领下,永城市职业教育中心于2022年被河南省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正是她爱岗敬业精神的最好注脚。
关爱学生露真情 温情守护助成长
中职学生大多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思想活跃,但也面临着学习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行为习惯较差等问题。在曹伟伟老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她始终坚持以爱育人,用温暖和关怀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
2020年9月,新生朱若慈引起了曹伟伟的注意。这个总是独坐角落的女生,眼中却闪烁着渴望被关注的光芒。曹伟伟的一次家访揭开令人心酸的故事,原来朱若慈从小父母离异,跟随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靠低保维持生计。朱若慈看到班级里其同学穿戴都非常好,因此她也想像其他同学一样拥有漂亮的衣服。为此,她曾经一天只吃一顿饭,想把省下的钱拿来买衣服穿。曹伟伟和朱若慈谈心,解开了她的心结。在之后的接触中,曹伟伟发现这个敏感又倔强的女孩极具演讲天赋,因此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悉心培养。
得知朱若慈因家境拮据舍不得买演讲书籍,曹伟伟不仅网购《演讲与口才》《即兴表达技巧》等书籍,还在每本书的扉页写下鼓励话语:“若慈,你的声音像小太阳,要大胆让更多人听到。”发现若慈冬天穿着单薄,她悄悄打听其尺码,买了羽绒服和保暖鞋,谎称“学校贫困生补助物资”,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每天放学后,舞蹈教室成了两人的“专属练习场”。曹伟伟发现若慈演讲时习惯低头,便用手机录制她的练习视频,逐帧分析“抬头角度”“手势配合”;为纠正发音咬字,她带着若慈逐字朗读绕口令,从“平翘舌”“前后鼻音”逐个突破,常常练到天黑才想起自家孩子还在托管班等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曹伟伟的指导下,朱若慈先后获得永城市中职生演讲比赛一等奖;河南省文明风采大赛“榜样故事我来说”赛项一等奖。
如今已是一名优秀本科大学生的朱若慈常说:“没有曹老师,我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自己的闪光点。”
除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曹伟伟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她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学校的技能节、文化节等活动中,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自信和荣誉,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教研相长促提升 引领专业谱新篇
作为教研室主任、幼儿教育专业带头人,曹伟伟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教学改革中,曹伟伟2023年主持省级课题“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时,为获取真实数据,曹伟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走遍永城市各个乡镇(街道)的幼儿园。在马桥镇调研时,她不慎崴伤脚踝,却坚持完成2所幼儿园的访谈才去医院;晚上回到住处,忍着疼痛整理调研资料。皇天不负有心人,曹伟伟最终主持的课题获得省级表彰。
在师资培养上,曹伟伟实施“老带新”教学帮扶模式。针对青年教师张莉“课堂互动不足”的问题,曹伟伟连续2周听她的课,课后逐环节分析“提问设计”“时间分配”,还把自己积累多年的课堂互动案例集送给她;为帮助张老师备战省级优质课大赛,曹伟伟陪她熬夜修改课件,模拟比赛场景进行10余次试讲,从“板书排版”“语气语调”逐个打磨。最终,张莉获省级一等奖。领奖时,她哽咽着说:“没有曹老师的手把手指导,就没有今天的我。”
“教育是心与心的共鸣,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曹伟伟用十六年的坚守诠释着这句话的真谛。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件特殊的礼物——毕业生们集体制作的“感恩树”,上面挂满了写着祝福的树叶,这或许就是对一位人民教师最好的褒奖。十六年来,她用专业与爱心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坚守与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职教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