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里的守望者
——记市第八小学教师魏培培
记者 王 蕾
主要事迹:魏培培,永城市第八小学教师。教学上,她因材施教,教学严谨,为学校培育了一批批优秀学生;生活中,她以身作则,传道授业的同时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多年如一日,她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用爱心、智慧、责任与担当,点亮孩子们的心灵,书写奋进的教育乐章。
因材施教育桃李
小时候,魏培培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高考时,她填报了师范学校,被小学教育专业录取。2016年,她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她就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用心教学、用爱育人。
教学中,魏培培秉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理念,反复雕琢知识呈现方式,只为向学生传递最优质的教学内容。课前,她总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精心设计制作课件;课堂上,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让学生们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
魏培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她采用“因材施教,培优补差”的教学方法,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她给予更多耐心和关怀,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建立学习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她通过制定拓展性学习任务等方式挖掘其潜力,并引导他们发挥榜样作用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小林(化名),在生字词认读、书写上频繁出错,属于班级中典型的基础薄弱型学生。魏培培找他谈心,帮助分析原因,让小林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在帮他。课堂上,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激发他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后,针对知识薄弱环节对他进行指导。在她的精心关怀下,小林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小林并不是个例。在魏培培的悉心教导下,曾经对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成绩也稳步提升。除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外,魏培培还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魏培培表示,她还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春风化雨助成长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是成长的重要阶梯,自教学以来,魏培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不懂得孩子,就不懂得教育。不懂爱,就不会爱。了解每一名学生,懂得每一名学生,是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前提和基础。”魏培培表示。
魏培培将“爱”作为教育的灵魂,用爱心和耐心滋润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在她的班级里,没有优生与差生的界限,只有需要引导和帮助的学生。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都牢记于心,对学生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都时刻关注。在班级管理中,她创新管理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和学风。同时,实行人本化管理,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关心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魏培培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她总是耐心开导,给予他们温暖的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魏培培告诉记者,她非常重视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学生小顺(化名)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小顺曾是班级“小刺猬”,他性格任性、行为冲动,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令师生颇感头疼。为让孩子健康成长,魏培培与家长紧密配合,构建家校共育模式。在校,她开展了“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安排“小导师”引导其融入集体,并设立奖励制度。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小顺逐渐发生转变,不仅主动与人交往,还能友善处理矛盾,曾经浑身是刺的“小刺猬”,终于融入班级集体,成为温暖友善的好孩子,生动诠释了家校共育的显著成效。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需要不同的养料与土壤,在未来也会开出不同的花。随着小顺这个‘小刺猬’的成长,我也在成长,他让我明白教育是一场漫长的过程,只要抓住问题的根源,耐心引导,就能让学生发生改变。”魏培培表示。
以身作则树榜样
教育有道,宽严有度。课堂上,魏培培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课堂外,她不仅爱学生,更教学生懂得如何去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育人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市八小在育人工作中一直坚持精神物质双帮扶,不仅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援助,还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帮助。”魏培培表示。
学生小秋(化名)的父亲患有尿毒症,失去了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姐姐和常年生病需要人照顾的奶奶,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小秋母亲一人身上,一家人的生活非常拮据。小秋平时生活俭朴,学习刻苦认真,但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了解到小秋的情况后,魏培培对其开展了精准帮扶。为减轻小秋家的经济负担,她多次去小秋家走访,积极为她争取贫困生生活补助。在照顾小秋生活的同时,魏培培十分关注她的心理状态,并为她制定辅导计划,在她的帮助下,小秋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正如魏培培所说:“每一颗星星的光亮,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与珍藏。”在育人过程中,她坚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推进精准帮扶,孜孜追求所有学生的成长平等,做到助其志,扶其能。
“每个孩子都应被温柔以待,困难只是暂时的,老师会一直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坚强后盾。”魏培培用爱心与责任,为困难学生撑起了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魏培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魏培培教导下,她所带的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果:有的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有的在文艺、体育等领域展现出才华……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魏培培也荣获了永城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在校级教学研讨会上分享经验,成为教师的优秀典范。
“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永葆教育初心,以专业与热忱深耕讲台,用无私奉献助力学生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谈及下一步打算,魏培培语气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