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12月24日]
-- 今日永城 --
版次:[A4]
高粱情思
□ 夏登奇
今年初秋时节,我去小城和一位文友小聚,路上,经过一个农业合作社,那里种植了几百亩高粱。纵目四望,那几近成熟的高粱,一望无际,宛如漫天的红云。叶子被秋风一吹,沙沙作响,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秋景图。目睹此景,顿时孩提时代的记忆又浮现在眼前,使我不禁想起家乡的高粱来了。
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乡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粮食产量十分低。为了应对饥馑日子,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乡亲们开始大量种植高粱。每逢春节一过,那深翻的泥土,经过一冬的雨雪浸润,春风一吹,十分松软。抓一把,那泥土的颗粒,从指缝里溢出。耕牛开始下地了,庄稼把式吆喝着牲口,反复耙着地。那平平的,松软的泥土,就像庄稼人的面缸似的。
清明前后,春风和煦,催春的布谷鸟,在明丽的天空中啁啾着,上下翻飞着。播种高粱的时节到了,生产队的“老地筋”们,开始收拾木耧了。随着清脆的耧铃声响,一粒粒高粱种子,埋入了湿润的泥土。看吧,不出几天,一株株纤弱的高粱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欣然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村东、村西、村南,一块块高粱苗儿葱绿欲滴。
接下来就是间苗了。生产队长几声吆喝,男女老少齐上阵,荷锄下田,一字排开。“前腿蹬,后腿弓”,一边锄草,一边间苗,一边说着邻居的家长里短。身后的小苗,稀疏有致,间隙均匀。一行行高粱苗就是春天的诗句。
“春雨贵如油”。直到麦口,家乡还十分干旱。间过苗的高粱,这时只剩下一条“命根”。那根细若线,宛如丝,就是凭着这条独根,它拼命地吸取着大地母亲的营养,顽强地生长着,生长着……
农谚说,麦子去了头,高梁没了牛。收罢麦,打完场,暴雨一场接着一场。久旱逢甘霖,大地喝了个饱。一块块高梁如鱼得水,一个劲儿地疯长。身子挺拔起来了,层层叶子舒展开来了。一夜之间,小村被一块块高粱地包围着,掩映在那无边无际的青纱帐里。一到星期天,一群群孩子们钻进高粱地,捉迷藏,捉“特务”,打野仗,瞅野瓜,找一些没有结穗的高粱当“甘蔗”吃,那里真是孩子们的乐园。
俗话说,立秋三天遍地红。农历七月,时令已过立秋,高粱也该成熟了。一块块高粱地,就像南方的竹林,挺拔修长。叶子枯萎了,杆儿却亮了,硬了。高粱穗儿在顶尖上,巍巍颤颤的,如涨红了脸的关公。远远望去,又似天际的晚霞。
高粱是家乡极普通的一种农作物,却全身是宝。人们把它干枯的叶子储存起来,冬天,当做牛羊的饲料;秸秆儿,织成薄,用于建房;秫脑,可以加工成笤帚,拿到集市上卖,而高粱米,在当时是人们的主食之一,曾经帮助过人们度过那饥荒的岁月。
高粱是平凡的。它极易种植,不论土地肥沃和贫瘠,也不论平畴与沟坎。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后定能收获成熟的高粱。它要求人的甚少,却给予人的甚多。有时我就想,我们做人,多应该具有这种品质啊!
今年初秋时节,我去小城和一位文友小聚,路上,经过一个农业合作社,那里种植了几百亩高粱。纵目四望,那几近成熟的高粱,一望无际,宛如漫天的红云。叶子被秋风一吹,沙沙作响,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秋景图。目睹此景,顿时孩提时代的记忆又浮现在眼前,使我不禁想起家乡的高粱来了。
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乡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粮食产量十分低。为了应对饥馑日子,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乡亲们开始大量种植高粱。每逢春节一过,那深翻的泥土,经过一冬的雨雪浸润,春风一吹,十分松软。抓一把,那泥土的颗粒,从指缝里溢出。耕牛开始下地了,庄稼把式吆喝着牲口,反复耙着地。那平平的,松软的泥土,就像庄稼人的面缸似的。
清明前后,春风和煦,催春的布谷鸟,在明丽的天空中啁啾着,上下翻飞着。播种高粱的时节到了,生产队的“老地筋”们,开始收拾木耧了。随着清脆的耧铃声响,一粒粒高粱种子,埋入了湿润的泥土。看吧,不出几天,一株株纤弱的高粱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欣然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村东、村西、村南,一块块高粱苗儿葱绿欲滴。
接下来就是间苗了。生产队长几声吆喝,男女老少齐上阵,荷锄下田,一字排开。“前腿蹬,后腿弓”,一边锄草,一边间苗,一边说着邻居的家长里短。身后的小苗,稀疏有致,间隙均匀。一行行高粱苗就是春天的诗句。
“春雨贵如油”。直到麦口,家乡还十分干旱。间过苗的高粱,这时只剩下一条“命根”。那根细若线,宛如丝,就是凭着这条独根,它拼命地吸取着大地母亲的营养,顽强地生长着,生长着……
农谚说,麦子去了头,高梁没了牛。收罢麦,打完场,暴雨一场接着一场。久旱逢甘霖,大地喝了个饱。一块块高梁如鱼得水,一个劲儿地疯长。身子挺拔起来了,层层叶子舒展开来了。一夜之间,小村被一块块高粱地包围着,掩映在那无边无际的青纱帐里。一到星期天,一群群孩子们钻进高粱地,捉迷藏,捉“特务”,打野仗,瞅野瓜,找一些没有结穗的高粱当“甘蔗”吃,那里真是孩子们的乐园。
俗话说,立秋三天遍地红。农历七月,时令已过立秋,高粱也该成熟了。一块块高粱地,就像南方的竹林,挺拔修长。叶子枯萎了,杆儿却亮了,硬了。高粱穗儿在顶尖上,巍巍颤颤的,如涨红了脸的关公。远远望去,又似天际的晚霞。
高粱是家乡极普通的一种农作物,却全身是宝。人们把它干枯的叶子储存起来,冬天,当做牛羊的饲料;秸秆儿,织成薄,用于建房;秫脑,可以加工成笤帚,拿到集市上卖,而高粱米,在当时是人们的主食之一,曾经帮助过人们度过那饥荒的岁月。
高粱是平凡的。它极易种植,不论土地肥沃和贫瘠,也不论平畴与沟坎。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后定能收获成熟的高粱。它要求人的甚少,却给予人的甚多。有时我就想,我们做人,多应该具有这种品质啊!